读书报告 | 《传统与经验》
书名:《传统与经验-中国基督教会史》
作者:宋军
简介:宋军博士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期间信主。后领受全职事奉的呼召,接受神学训练,在北京牧养教会,2004年7月按立为牧师。2014年7月入职中国神学研究院,任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,2017年8月加入教授团。
一、内容简要:
I、序言
近年来,不少信徒在中国教会历史方面并没有全面的认识或了解,他们不是混合在西方教会史的层面,就是记忆中片段式隐约的受苦岁月,而健全的、具有“中国特色”的观察与研究少之又少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本书总结了中国教会一直以来两个关键性的考验,一个是世俗权力,一个是中国文化,两者贯穿全文,对比鲜明,可从中吸取经验反思。
II、500年新教传统
1.宗教改革的四大传统:1517年马丁•路德掀起宗教改革的元年,以惟信、惟恩、惟圣经三项教义确立信义宗基本教训。以加尔文为代表的改革宗,是在救恩论、教会论、圣礼三个主要的神学领域与之区别开来。重洗派则在洗礼上反对婴儿洗,在社会层面,高举良心绝对自由、主张政教分离,反暴力、反战争,强调爱的原则。安立甘宗则取两者(新教和天主教)之长,以维持大公的、合乎圣经的、改革宗的教会,主张圣经至高权威,提倡惟靠恩典、因信称义之教义,《公祷书》的启用是一项独有的特色,后期的清教徒运动在美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2.现代四大传统:自由主义是从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到19世纪自由神学的兴起,主导了整个神学界,他们在调整自身适应现代科学面临的危机日益严重,加上以施莱马赫为代表的自由派神学开创了泛神论的新纪元。新正统是以巴特为代表的新自由派,他似非而是,吊诡的迷人之美使许多基督徒欢喜接受。基要主义在最基本的信仰上不允一滴删减,就是在圣经无误和基督的道成肉身上绝不妥协,后期福音派的兴起与基要派在精神和态度上的差异就区分了开来。五旬节主义在第三次大觉醒运动中孕育而生,以灵恩运动为代表的“积极认信”和“成功神学”风靡全球,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信仰,为要决定自我价值的所在。
3.中国教会所受普世新教传统影响:从1807年马礼逊来华宣教以来,中国教会是受普世新教不同宗派、不同差会影响最多的国家之一,宣教区域遍布全国各地,黄金时期各国差会总数达到35个之多,后来部分差会的消失和灵恩运动愈演愈烈的兴起值得深刻反思。近来年,改革宗清教徒主义的推广,使越来越多的教会走向归正与转型。
III、200年教会经验
1.共融与先知:
基督信仰在中国本土化的历程上艰苦难行,他们不但要面对儒学根深蒂固的影响,又要在衣着、身份等内在文化上做出相应的认同,后期凭借条约的许可,宣教得到扩张,但收效甚微。1919年“非基运动”思潮的兴起,中国教会面对外部持续的压力,在概念上做出相应本色化的尝试和努力,其中自足、平衡和相成的观点带来深远影响。当代的共融集中于“三自运动”的兴起,在神学思想建设上,以处境、圣经观和国外神学教义结合中国现实环境,发展出中国自己的神学体系达向共融。其中对中国文化与社会作出了先知性批判,开始于礼仪之争、宣教士看中国,到华人牧者的兴起,对时局的回应与呼吁,或多或少改变国人对基督信仰的敌视和仇恨。近现代文化使命的兴起,中国基督化与宗教自由的呼声,在海内外仍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。
2.仆人与维权:
基督徒以仆人的心志,对中国社会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覆盖方方面面,不凡引入西方科技,在出版、教育、医疗和慈善上起奠基之功劳,在除旧风上大大改变中国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。后期三自爱国运动的发展,主流“官方”转向政党服务与自我改造,其中不乏有拒绝者被捕入狱殉道而死。维权在中国的处境下一直坎坷至今,早期基督教一时兴盛和禁教运动的轮替交换,引发诸多惨烈教案,后来在宣教策略上做出深刻反思与调整。清末以后的维权可分两大板块,一是政权对宗教政策的宽松和管制,另一方面是体制外教会在尝试登记上引发广泛争议,反对声音占绝对主流。
3.苦难与自立:
在一个更宽阔的视角下去看早期宣教士的艰苦历程,他们不但受限于政治权势的压迫,又要面对异教文化的挑战,且果效甚微,时常引起反教风波死在他乡。“非基运动”以民族情结嫁祸于基督教,进行公开谴责和攻进,“南京事件”推向高潮。战乱时期不免有被绑架和被杀害,直至大撤离以悲情告终。52年是中国教会逼迫的开始,太多基督徒被捕入狱,其中不乏有献身者、跟随者为主至死忠心,如王明道、倪柝声、林昭。近现代对偶像的扶持、道德的堕落日益严峻,新一轮对非体制内教会打压才刚刚开始。中国教会自立经验开始于天主教对本地神职人员的培养和任用,到后来新教宣教士提出自主、自养等主张,推动了后来本色教会在中国兴起,如北京的真耶稣会、上海聚会处和王明道的家庭教会。三自运动所倡导的理念已被歪曲,平信徒运动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“三自”原则,家庭教会如何稳健成长,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。
4.合一与复兴:
新教自从宗教改革以来宗派林立,起来越多的差会尝试跨宗派推动教会合一,于1913年成立中华续行委办会,1922年成立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。其中自由与基要之争日渐白热化,1920年后两者彻底决裂。当下在山头主义、权力主义和压制的环境下彼此疏远,“合一”是一个让人不安的圣经教导。从义和团事件以后的20年间,中国教会信徒增长进入黄金时代,其中大复兴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是东北和山东居首。真正中国教会的复兴是文革之后四十年间,信徒人数高达万亿之众,对于十几亿中国人口来说,我们的宣教事工才刚刚开始。
二、作者结语:
继往开来的中国教会,从整体去看仍然年轻稚嫩,要不断历经风雨的洗礼与考验,努力开拓,连接传统,深刻反思,真正迈向成熟和稳健。
三、我的结语:
基督教信仰来华两百年来,如何平衡处理教会与世俗权力之间的关系,从经验性层面留给后代的属灵遗产并不太多。而传教士的败落归结于过度依赖西方政府。而1949年以后,三自教会同样性的依赖也并没有幸免,反而失去内在生命的更新和传福音的热程。如何真正处理好政教之间的关系,我们只有为他人为政府代求,让政府能够遵行天父旨意,一切都在上帝的主权之下,祂若保守,毫发无伤。祂若许可,愿为受苦。在文化层面,如何破除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,如果构建两者之间的桥梁,如何消去两者间的仇视和张力,如何解开浓厚的道德主义捆锁和辖制……这些在福音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下渐渐转移,借着福音的大能、怜悯和耶稣基督宝血的遮盖,让更多刚硬的生命被主翻转。虽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,愿我们的所做所行活出基督的样式来,真正的用生命去影响生命,这场属灵的战争从来没有停过。从古到今,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。